體驗新世代質感醫療
工研院2013台灣國際醫療展發表多款急救技術

工研院生醫領域以使用者需求為出發點,持續研發讓醫生、病人都能安心的醫療器材,今年在2013年台灣國際醫療展中,工研館發表「重症病患洗浴床」、「急救插管監測系統」、「後十字韌帶損傷修復裝置」等15項重大技術成果,為台灣醫療品質加分!

工研院生醫所邵耀華所長表示,醫療器材最重要的發展核心在於傾聽病人的聲音,必須以病人為中心,做為發展產品的最高指導原則,這次2013年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中,工研院特別發表一系列以「人」為主的醫療器材,包括照顧弱勢族群的重病症病患用洗浴病床、減少醫病糾紛的急救插管監測系統、運動員福音的後十字韌帶損傷修復裝置,以及遠程式生理訊號處理技術、光學同調斷層掃瞄系統、創新股骨頭壞死修復方法與裝置等多項重大技術成果。

診斷、治療、照護研發成果三部曲-技術成果:

1.重病症病患之洗浴病床~重症病患也可以輕鬆洗澡「嚕啦啦」
家中若有重症病患或不良於行的高齡長者家屬,對於照護者而言,洗浴成為最費力的照護工作,必須大費周章地提水桶、張羅塑膠布等,最令人擔心的是在洗浴過程容易發生搬運病患而帶來的危險,故照護者多以擦澡來進行簡單的清潔工作,但是對病患而言,還是希望能夠洗個熱水澡。

為此,工研院開發出「重症病患的洗浴病床系統」,特別考量機電溫/熱水及輔助系統的設計,不但收納輕巧方便,同時還可整合機電系統,調整適合的水溫,其費用更不到一般醫療院所採用的簡易型洗澡床的1/10。未來,洗浴病床還可以設計成更衛生、環保的抽取式(或拋棄式)洗浴床套組。


2. 後十字韌帶損傷修復裝置~擺脫運動傷害的夢靨
後十字韌帶撕裂傷是許多運動員都會發生的運動傷害,尤其是打籃球或跆拳等運動,常有扭轉動作,若不小心就可能扭斷韌帶,成為職業運動員的致命傷。此外,多數患者常因為害怕開刀、傷口大、後續復原照顧麻煩,大多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寧可忍受膝蓋不適而無法從事較激烈的運動。

為此,工研院開發出針對後十字韌帶損傷的修復裝置,利用微創手術的方式,由膝蓋前端切入,避開膝蓋後端的血管及神經,鎖固與螺絲的緊迫效果,可加速撕裂處的修復,且所採用的扣件均為可降解PLGA(人體可分解之聚乙丙交醋)與不銹鋼組成,安全性相當可靠。另外,這些裝置還可以運用在其他軟硬骨組織撕裂傷的部位,例如肩膀關節的盂唇撕裂傷等的修復,由於屬於微創手術,疼痛感和復原期和傳統手術相較降低很多。

後十字韌帶修復術的市場需求很大,目前已進入臨床研究中,相信未來可以幫助更多運動選手重新回到球場,再現職業生涯高峰。


3. 急救插管監測系統~分秒必爭 插管精準迅速
在救護車上,分秒必爭,醫護人員可能無法面面俱到,若有一套精準的急救插管監測系統,不僅可避免誤判,且病患的資訊可在救護車上預先通報,讓醫院在黃金時間之內做好準備,以利搶救急救病患。

工研院醫材快速試製服務中心(RPC)與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近來合作開發一套「急救插管監測系統」,克服急救過程中的人為及環境干擾因素,讓急救人員即使在高噪音的環境下,可迅速判斷是否需要插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確,以聽覺、視覺兩種方式進行氣管插管後位置的確認,並讓急救人員在判斷插管位置時,有更具體的量化指標,同時,整個急救團隊均可以參與判斷插管是否成功與其必要性,該系統還可以提供記錄的功能,同步進行側錄監控,以作為佐證資料,減少醫療糾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pn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