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 內政部長李鴻源:不是不願做,是不能做
北京大雨造成37人喪生,日本西部也頻傳豪雨,暴雨漸成東亞氣候常態。台灣610水災再度重創中南部。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表示,目前已預定九月份將「國土計畫法」送入立院,並完成北部地區「災害潛勢圖」。李鴻源分析,台灣有太多地質敏感地區,光用工程手段只會落入「斷了修、修了又斷、再斷再修」的無限循環,政府不應「只修路」,「這不是政府不願意作為,而是政府不能有作為。」
李鴻源舉例,中橫梨山谷關段,每次修每次斷,歷史上已經斷過四五次,每次都會犧牲人命,又要花上億元的經費修築,「這樣有意義嗎?如果我們把過去這麼多次的整修經費省下來,協助住戶搬出來,可能都還綽綽有餘。」畢竟工程手段有其極限,並非無所不能。當然,李鴻源表示,採取非工程手段,尤其是遷村,對於世居其地的原住民來說,絕對需要周延的考慮。
根據《今周刊》採訪團隊深入610暴雨受創最嚴重的災區觀察,沿途所見國土崩壞、地貌變形的情景令人怵目驚心,不僅東缺一塊西禿一角,還有大量的土石仍持續崩落在大大小小的溪谷裡。原本以泛舟聞名的荖濃溪,現在只見夾帶滾滾泥沙的濁流直沖而下,導致整個河床高高隆起;被大水帶下來的落石則在溪谷裡不斷相互撞擊出巨大的聲響,似乎訴說著整條高屏溪的危機。
根據統計,921地震後,2000年全台崩塌面積高達50,752公頃,三年前莫拉克風災又造成39,492公頃的新增崩塌。而光是莫拉克所產生的這些新崩塌,泥沙總量達12億立方公尺,相當於650座101大樓。而這些泥沙有三分之二仍然殘留在坡地上,另外三分之一則是淤積在河道及水庫,大量的砂石讓高屏溪河道劇烈抬升20至30公尺,相當於十層樓的高度。
莫拉克1200億的災後重建經費,大約撥出200億進行南部主要溪流的河川整治,其中僅高屏溪及其支流,整治經費就高達69.94億,而當中更有44.16億是用來疏濬。根據災後重建委員會統計,「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方案」已經運出將近2.3億立方公尺的土石,如果按照目前的進度,估計至少還要13年才能將「目前已經崩落下來」的土石處理完畢,但一場新的風雨,土石洪流勢將再度滾滾而下。
疏濬緩不濟急,應急的工程也不堪大自然一擊。這次610大雨中毀於一旦的南橫公路削山便道就是八八風災後桃源區最重要的重建工程之一。總經費大約五億,耗時兩年完成,一年前全線正式通車時還有一群官員來剪綵,沒想到今年的第一場大梅雨,短短幾小時,完全沖毀。
內政部長李鴻源回憶過去在省府水利處長任內,一次風災過後前往南投陳有蘭溪路段勘災,一到現場省議員就破口大罵,認為政府都沒有作為,應該要把堤防修回才對。李鴻源認為,提防只能擋水不能擋土石流,政府修了堤防就是暗示民眾「那裡是安全的」,民眾若是因此又住在那裡,反而會送命。因此他宣告,任內絕不把堤防修回去。四、五年後,李鴻源偶然在報上看到,那個地方再度有民眾被沖走,因為後來的人又把堤防修了回去。
「大有為的政府?颱風過後就只趕去修路的政府是大有為嗎?」李鴻源感嘆,現在專業人士要做事,官員必須挺的住來自長官和民代的壓力。目前內政部已經將在立法院進出了十幾年的「國土計畫法」再度提出,並且預計公佈全台「災害潛勢圖」,讓危險區域一目了然,這張圖能指出哪些地方是淹水、土石流或地震的高危險區,也可以發現山坡地並非全然危險,以此做為土地利用的基準。然而,在美牛與證所稅交戰的立法院中,能否有專業討論的機會,仍在未定之天。
政府該做對的事,還是討好民眾的事?兩者的平衡點又在哪裡?值得深思。
更多內容,請看最新一期《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2070382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