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兒少新聞網友媒體識讀調查暨票選結果
七成網友頒給蘋果日報「金芭樂獎」
美牛、證所稅、油電雙漲!!!2012上半年的台灣,除了這些議題是不是就沒有其他新聞需要關注了呢?由數個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兒少媒體監督連線」仍持續監督平面媒體兒少新聞報導,每年透過頒發平面媒體「金芭樂獎」提醒媒體落實新聞自律。同時採取網路媒體識讀調查形式,關注平面媒體刊載了哪些兒少不宜的新聞內容。
為擴大閱聽人參與關注兒少新聞報導品質,台少盟透過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招募監看志工,針對今年上半年度平面媒體兒少新聞報導內容進行案例分析,並從中票選出三件重大案件,包含: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火車性愛趴事件以及樹林滅門事件等三件重大兒少新聞事件,並於「兒少新聞妙捕手」網站舉辦「網路媒體識讀」活動,分析網友對於媒體相關報導之看法。本次票選活動自5月21日至6月3日為止,共有1,402位閱聽人參與,其中女性797人,而男性有605人,青少年網友約佔五成。調查內容包括:照片及圖片的呈現方式是否過度血腥或暴力、內容是否過度描述犯罪細節,以及對於新聞處理的看法及閱聽感受。
調查結果(請見附件),有約五成左右的網友認為三則新聞標題聳動以及誇大(42.2%~52%),其中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更是有高達729位(52%)閱聽人認為標題過於聳動;有四到五成網友認為三則報導有過度描寫犯罪過程,易教人模仿之嫌,其中15歲國中女生情殺案(20.8%)及火車性愛趴(21.5%)兩則新聞有曝露未成年當事人或關係人之隱私資料(如影射身份或就讀學校等),而樹林滅門事件亦有約二成的網友認為有推測案情,有妨礙偵察不公開之嫌; 在「照片、圖片(含模擬圖)」刊登手法上,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有高達四成556位(39.7%)網友認為有隱含暴力與血腥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畫面,至於火車性愛趴事件以及樹林滅門事件,亦有近兩成網友認為所刊登之照片內容沒有意義;而有六成左右網友對於三則新聞報導的感受以感覺不舒服以及令人極度反感佔,但已較去年為低;如與往年的問卷調查結果相比較,兒少社會新聞報導是消費被害人、刺激銷量或是善盡社會責任之調查,比例從以前的8:2已降到近期的6:4,該現象顯示閱聽人對於媒體善盡報導的社會責任逐漸趨於認同。而今年最值得令人注意的是,認為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的報導是善盡社會責任的比例高達64.6%,顯示社會新聞的報導動機以及社會教育功能,已能獲得民眾的認同。然而若能夠減少消費被害人及詳述被害過程等犯罪手法,則更容易贏得民眾對於媒體的認同與支持度。
除了三則重大兒少社會新聞事件各項評比,以蘋果日報及動新聞獲得多數票數之外,在綜合票選的部分,網友認為最為血腥以及過度詳述或教導犯罪手法的報紙,蘋果日報分別以698(49.7%)票以及647票(59.9%)居冠,且高達967位(68.9%)網友也將今年平面媒體「金芭樂獎」再度頒給了蘋果日報!記者會中除發表上述相關數據之外,台少盟更特意邀請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執行秘書林慧華、婦女救援基金會研發專員張凱強、媒體改造學社王維菁助理教授、網友代表洪緯典研究員以及參與媒體監督的10位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學生志工一同與會,並發表他們對於參與媒體自律、監督的感想以及看法。
首先,靖娟基金會的林慧華執行秘書表示:靖娟長期以來關注兒童安全以及事故的議題,這類事件在普遍級的報紙上經常出現,然而呈現的方式多數很驚悚,倘若兒童看到這樣的圖片容易造成內心的陰霾,對於當事人來說更是有近乎二次傷害的感受。婦援會張凱強專員則提到:現在媒體報導走向越來越傾向煽情暴力,當公民團體試圖與其溝通時,媒體總是以這是「言論自由」來搪塞,然而今天看到這樣的票選結果,還能說這是民眾想要的報導內容嗎?對於色情與暴力的報導不應該過度詳述,否則對於閱聽人來說是種視覺暴力,對於兒少來說有可能是模仿學習範本,對於當事人更是二度傷害。
此外,媒改社王維菁老師(台師大助理教授)表示:在學界與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推動新聞自律之下,媒體道德已有些微的提升,然而在商業競爭的壓力之下,何時又會踩紅線不得而知,這需要大家持續的共同監督;其次,政府應做出建置媒體自律機制的政策性引導,進而協助媒體朝向符合社會期待的方向邁進;最後,在兒少新法通過之後,媒體的報導受到相當的規範,但是推行提升兒少媒體素養的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引導青少年從被動化為主動選擇媒介是接下來要努力的目標。而網友代表政治大學洪緯典研究員則提到:媒體是近似寡頭的產業,所以很容易因為有限的選擇進而控制民眾的觀念與判斷。對閱聽人而言,媒體報導的價值取向很重要,也就是媒體究竟要留下甚麼樣的價值在閱聽人的腦海裡?透過正面或負面的報導,給了民眾什麼樣的感受以及影響,是現在媒體需要思考的。舉例來說,當媒體都一昧的只有腥羶色這種同質性高的負面方式報導,這社會就會失去多元的、正向的新聞,我們要如何教育年輕人這社會完全都是這樣的價值觀呢?
參與此次監督平面媒體的10位國北商學生志工則表示,以往很容易因為誇大的標題、驚悚的圖片而閱讀該則新聞事件,或對報紙報導內容完全沒有懷疑,在參加台少盟媒體監督志工後,對於兒少新聞事件的報導有更進一步的思考,不僅學會如何篩選閱讀新聞報導、懂得質疑新聞的真實性,更能學會思考隱含在報導背後的影響。其中李同學提到:現在已經能了解,當報導不夠全面性,閱聽人的價值觀會受到大程度的引導;許同學更對自己所提出案例進行說明,表示:若是標題過於浮誇或是聳動,易造成閱聽人的誤解,更有可能導入偏差的觀念。
最後,台少盟葉大華秘書長表示,非常開心看到志工同學透過兒少新聞媒體識讀課程後,有如此大幅度的進步。而在台少盟與各團體的努力之下,去年通過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經將媒體自律入法,各媒體的自律機制已紛紛正式上路,民眾若有認為新聞報導不妥之處或有可能違法之虞的兒少新聞內容,皆可以依據下列申訴管道逕自進行申訴。然而,除了努力致力於相關法令的制定以及協助新聞媒體自律外,加強閱聽人相關媒體識讀教育更是當務之急,台少盟及兒少團體將與大專院校持續合作服務學習課程,培養大專青少年媒體素養能力與監看能力,未來將尋求與高中職、國中等學校合作,歡迎有志強化媒體識讀教育的學校或是志工來電洽詢,02-23695195。
現行媒體自律機制:1.衛星商業同業公會(stba) http://www.stba.org.tw/2.壹傳媒集團跨媒體倫理委員會http://pgm.nexttv.com.tw/ethics3.NCC的WIN網路贏家單E窗口 https://www.win.org.tw/cap/tw/4.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newspaper.org.tw/
(附件)
2012年度平面媒體金芭樂獎票選結果分析
發表單位: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調查時間: 自2012年5月21日至6月3日為止,共有1,402位閱聽人參與
調查方式: 網路投票
兒少媒體監督連線及監看學生志工選出今年度最具代表性之三個兒少新聞事件,提供給網友進行票選,並於每一新聞事件中進行各報評比表現。其相關結果如下:
金芭樂(個別案件)統計票數分布圖:
事件
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
火車性愛趴事件
樹林滅門事件
前三名
第一名:
蘋果日報-486位(34.6%)
第二名:
動新聞 -317位(22.6%)
第三名:
中國時報-287位(20.4%)
第一名:
蘋果日報-558位(39.8%)
第二名:
動新聞 -342位(24.4%)
第三名:
自由時報-260位(18.5%)
第一名:
蘋果日報- 406位(28.9%)
第二名:
動新聞 - 357位(25.4%)
第三名:
自由時報- 250位(17.8%)
標題問題
1. 標題聳動-729位(52.0%)
2. 標題誇大-339位(24.2%)
1. 標題聳動- 615位(43.9%)
2. 標題誇大- 384位(27.4%)
1. 標題聳動- 592位(42.2%)
2. 標題誇大- 343位(24.5%)
認為媒體在此新聞[報導內容]有哪些問題
1. 過度描寫犯罪過程,易教人模仿之嫌- 703位(50.1%)
2. 曝露未成年當事人或關係人之隱私資料(如影射身份或就讀學校等)- 302位(21.5%)
1. 過度描寫犯罪過程,易教人模仿之嫌- 564位(40.2%)
2. 曝露未成年當事人或關係人之隱私資料(如影射身份或就讀學校等- 291位(20.8%)
1. 過度描寫犯罪過程,易教人模仿之嫌- 522位(37.2%)
2. 推測案情,有妨礙偵察不公開之嫌-290位(20.7%)
認為媒體在此新聞[照片與圖片]有哪些問題
1. 有暴力與血腥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畫面-556位(39.7%)
2. 照片、圖片內容恰當,符合報導與閱讀需求- 244位(17.4%)
1. 有暴力與血腥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畫面-305位(21.8%)
2. 所刊登之照片內容沒有意義-300位(21.4%)
1. 有暴力與血腥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畫面- 450位(32.1%)
2. 所刊登之照片內容沒有意義- 257位(18.3%)
觀看完本則新聞的感覺
1. 不舒服-604位(43.1%)
2. 令人極度反感-301位(21.5%)
1. 不舒服-447位(31.9%)
2. 令人極度反感-258位(18.4%)
1. 不舒服-438位(31.2%)
2. 令人極度反感-256位(18.3%)
是否願意再次閱讀本篇新聞
1. 否-1015位(72.4%)
2. 是-376位(26.8%)
1. 否-850位(84.9%)
2. 是-551位(60.6%)
1. 否-844位(60.1%)
2. 是-538位(38.3%)
請問本則新聞處理是
1. 善盡社會責任-906位(64.6%)
2. 消費被害人、刺激銷量-493(35.1%)
1. 消費被害人、刺激銷量-821(58.6%)
2. 善盡社會責任-486位(34.7%)
1. 消費被害人、刺激銷量-826(58.9%)
2. 善盡社會責任-498位(35.5%)
綜合票選分布圖:
綜合票選統計表
報紙別
票選問題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以上皆是
今年哪一家報紙最血腥(刊登最多兒少不宜的血腥照片、模擬圖片)
698票(60.8%)
87票(7.5%)
75票(6.5%)
96票(8.3%)
191票(16.6%)
今年哪一家報紙過度詳述或教導犯罪手法(包括新聞內容、照片、模擬圖片)
647票(59.9%)
73票(6.7%)
79票(7.3%)
84票(7.7%)
196票(18.1%)
今年報紙「金芭樂」獎,你認為誰最能當之無愧?
967票(69%)
72票(5.1%)
174票(12.4%)
187票(13.3%)
除了三個兒少社會新聞事件各項評比,以蘋果日報及動新聞獲得多數票數之外,在綜合票選的部分,網友認為最為血腥以及過度詳述或教導犯罪手法的報紙,蘋果日報分別以698票以及647票居冠,因此網友也將今年平面媒體「金芭樂獎」再度頒給了蘋果日報。
一、 標題問題
關於此三則新聞事件的「標題」,多數閱聽人認為標題聳動以及誇大(42.2%~52%),其中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更是有高達729位(52%)閱聽人認為標題過於聳動。
二、 認為媒體在該則新聞〔報導內容〕有哪些問題
■推測案情,有妨礙偵察不公開之嫌
在此三則新聞事件的「報導內容」上,閱聽人普遍感覺是過度描寫犯罪過程,易教人模
仿之嫌(37.2%~50.1%),以及曝露未成年當事人或關係人之隱私資料(如影射身份或就讀學校等)(20.8%~21.5%),而樹林滅門事件亦有約20.7%的網友認為有推測案情,有妨礙偵察不公開之嫌。
三、認為媒體在該則新聞[照片與圖片]有哪些問題
■照片、圖片內容恰當,符合報導與閱讀需求
關於此三則新聞事件所刊登的「照片、圖片(含模擬圖)」,普遍認為都隱含暴力與血腥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畫面(21.8%~39.7%),其中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更是有高達556位(39.7%)的閱聽人有此疑慮;至於火車性愛趴事件(21.4%)以及樹林滅門事件(18.3%),亦有近兩成的投票閱聽人認為所刊登之照片內容沒有意義。
四、觀看完本則新聞的感覺
觀看完此三則新聞事件後,閱聽人的感覺不舒服以及令人極度反感佔絕大多數(49.5%~64.6%),而觀後感覺良好的民眾佔不到兩成。
五、是否願意再次閱讀本篇新聞
觀看完此三則新聞事件後,除火車性愛趴有近四成網友想再次觀看,大多數人並不會想再看第二遍(60.1%~72.4%),可能因為該事件本身較具懸疑性,在報導尚未定論下,才會產生閱聽人想一探究竟的心理。
六、是善盡社會責任,或是消費被害人作為新聞賣點
如與往年的問卷調查結果相比較,兒少社會新聞報導是善盡社會責任或是消費被害人、刺激銷量之調查,比例從以前的8:2已降到近期的6:4,該現象顯示閱聽人對於媒體善盡報導的社會責任逐漸趨於認同。而今年最值得令人注意的是,認為15歲國中生情殺事件的報導是善盡社會責任的人高達64.6%,顯示社會新聞的報導動機以及社會教育功能,已能獲得民眾的認同。然而若能夠減少消費被害人及詳述被害過程等犯罪手法,則更容易贏得民眾對於媒體的認同與支持度。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電話: (02)2369-5195 傳真: (02)6630-5882
聯盟官網:http://www.youthrights.org.tw/
Email: youthrights.tw@gmail.com
10646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5之1號12F
郵政劃撥帳號: 1979486-1
戶名: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